城市防内水
不仅靠“排”更强调“蓄”
北京晚报:近两年,我们一直在倡导建设海绵城市,但一下雨就让人心惊肉跳地怕内涝,在您看来,这种情况还得多长时间能得到改善?
刘树坤:城市内涝,是大城市发展中都会遇到的问题,因为随着城市化发展,地面硬化,水渗不下去,只能在地面流动,就会出现内涝。对北京、天津、上海等大城市,我们一直有监测,20年来,这几个城市的地面沉降平均达到1米多,北京的地面沉降已经超过了3米,地面下降,海平面又上升,城市的排水自然就更加困难。
日本的大城市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现城市内涝,也是各种“看海”,用了30多年才解决了这个问题。欧美的一些大城市,也都遭遇过城市内涝的难题,也都是经年才能根治。
而我们的技术人员、领导在提到建设海绵城市问题上,都过于乐观。我想提醒的是,这真的不是三五年就能完成的事情,必须有一个时间过程,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一个正确的整体思路,像一些地方做的只花力气在地表做工程,遇到暴雨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,钱也都白花了。
国外有过测算,一个城市要想做好雨水调蓄,在这上面投入的费用基本要占到城市建设投资的20%。这是相当大的一笔投入。而且,需要城市规划、社区建设、建筑设计等各方面的人都要有雨水调蓄的理念,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,或鼓励,或限制,还要有监督和惩罚措施,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。
北京晚报:您的意思是,要解决城市内涝不能主要依靠排水系统?
刘树坤:城市防洪,主要就是防外水和内水。像武汉,防洪就是要筑好堤防,防洪标准是能抗住百年一遇的洪水。而多数城市还是要防内水,主要就是雨水。以前,防内水的思路就是靠排水。原来的排水管网标准比较低,也就是防一年一遇的降雨,后来我们修订了标准,管网的排水能力提高了,要能顺利排掉三五年一遇的强降水。
但是这几年,大家也认识到,防内水只靠排水这个思路是不科学的。
所谓排水,也是需要通过管网把水汇集到泵站附近才能排出,但城市硬化了之后,如果短时间内降雨量大,那这些大量的水在地面流动过程中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。城市内涝就是这么造成的。所以,现在更强调“蓄”,我们提到解决城市内涝的时候,也是要强调做好雨水调蓄。
国外一些高楼
最下面两层都做成蓄水池
北京晚报:那么,做好蓄水,是否就是您前几天提到的进行土地开发的时候,必须要建设相应的水体排放空间。您还举例说开发1公顷的土地,需要建设500立方米的蓄水池。但是,有很多人评论说:这是纯理论,不具备可操作性。
刘树坤:土地开发要做到低影响开发,必须要建设相应的水体排放空间,这已经是国际惯例,很多国家都有强制规定。因为你的土地开发,改变了这个地区原有的水文状态,那你就要承担责任。如果不做补偿,就会产生水体排放问题,武汉这次的遭遇,就说明了这一点。
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也是有强制要求的。2012年8月底,北京市规委就发布了《新建建设工程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要点(暂行)》。其中明确规定“新建建设工程硬化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上(含)的项目,应配建雨水调蓄设施,具体配建标准为:每万平方米硬化面积配建不小于50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”。
这个强制性规定在2014年2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北京《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》中也被再次强调,其中的规定更加详尽,不仅要求配建雨水调蓄设施,还要求凡是涉及绿地率指标要求的建设工程,绿地中至少有50%必须是滞留雨水的下凹式绿地。
这个规定也通过好几年了。这段时间,也不知道是否有人去监督土地开发商执行这个规定,但确实没看见过违反这个规定被处罚的案例。所以,即使是有要求,应该由谁来监督是更需要明确的问题。
其实,配建雨水调蓄设施并不是太难,主要是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提前考虑。国外有些高楼,在开挖的时候,就会挖得深一些,最下面的两层都做成蓄水池,其上才做成车库等设施。包括高楼在设计的时候,就要考虑楼顶雨水收集问题,把雨水管直接接入蓄水池中,或者接到渗水井里,也能积蓄不少的雨水。我们的奥运场馆也都有雨水存储再利用的设计。这些在技术上都不是问题,重要的是在设计时能否考虑到这个问题,并做好处理。
所以,我们还是要强调,防止城市内涝,必须要重视理念问题。我们如果不能做好提前规范和事后的监督,开发商为了省钱,就会忽略这些问题,而事后再做补救就很困难了。
把公共空间的
草坪、绿化带都降半米
北京晚报:新开发土地必须要做水体补偿,那么,老城区怎么办?
刘树坤:要解决老城区内涝问题,目前来讲,最容易做到也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公共空间的草坪,包括道路两边和中间的绿化带以及学校的操场、体育场都降低半米。
还有小区的草坪、绿化也都可以降低一些,最多也就是半米,否则蓄水后对孩子来说会有危险。在这方面,政府还需要投入也要给政策。北京现在很多绿化植物还都不是耐淹型的,需要改造。包括学校操场、体育场的改造,可以由政府出钱来改造,安好排水设备后再铺塑胶跑道,做得低一点,碰到大暴雨的时候,就能发挥作用。
这个事情,对双方也都有利,政府虽然出钱改造,但是不用征地建蓄水工程,投入还是少的,而学校和体育场又不需要掏钱,蓄水有水泵排出,操场泡水时间不会太长,而且一年之中淹水的次数也不会太多,何乐而不为呢。
北京晚报:新建小区有规定要做蓄水设施,那么老小区里怎么办?
刘树坤:已经开发的小区多数是没有雨水调蓄设施的,政府可以来做大型工程,而各个小区的雨水调蓄还是需要居民们都参与进来,政府也可以像解决停车位那样出政策调动各社区的积极性,哪个小区自建蓄水池,或者改造蓄水设施,政府可以给补贴。
我们单位现在的院子是1955年建的,也没有蓄水设施,前几天开会的时候,我还建议,要在我们的院子里进行改造,我们院长也很支持。我们可以试着结合景观做一个雨水池,把雨水管同蓄水设施连通起来,收集屋顶雨水,再把绿地做下沉改造,只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,改造并不是太难,一切的重点还是要我们真正重视起来。
修建地下河 解决城市内涝
北京晚报:雨水多的时候,会往地势低的地方流动,北京城区的地势是西北比东南要高一些,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?
刘树坤:要想解决北京的城市内涝问题,光做地表工程是不够的,必须要做好地下工程,建设地下浅层、深层的水库,把城市内的河湖沟渠沟通好。还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必须能拦截住西山下来的雨水。
西山的地势高,雨水肯定要往地势低的地方汇集,而城区内的河湖很多已经被填埋,明沟暗渠有很多也都被堵塞了,所以我的想法是必须在西三环和西四环之间修建一条地下河,把西边的来水引入到永定河中。这个地下河之所以选择西四环内,也是为了缩紧包围圈,让二环和五环之间的水也能由此排出去。
修建地下河是欧美很多大城市解决内涝问题的经验,但投入也是相当巨大的,必须在地下四五十米也就是地铁之下,直径也得在13米到14米左右,这个投入是相当巨大的。现在有关方面也在考虑这个方式,并提出来建设“门”字形地下河,西边的水可以汇入永定河,北边的水则由清河、温榆河导入通惠河。这相当于在地下给北京城挖通一个“护城河”,在大水到达城内之前把它引开。